時間:2022-09-10 17:31:49 來源: 發布人:小編 瀏覽:
中秋佳節,除了“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”這樣期盼團圓的,大多數中國人大抵是逃不過“中秋鮮果列晶盤,餅樣圓分桂魄寒”的局面。
月餅、板栗、核桃、螃蟹……怎么吃才能既享受美食,又保證健康呢?接下來這篇文章,教你中秋節的正確打開方式~
美食吃法要正確
1.月餅
中秋吃月餅似乎是一種儀式感,不管是傳統的五仁月餅、云腿月餅,還是螺螄粉月餅、辣條月餅,從中醫的角度來講,其性溫熱,所以胃腸熾熱者,不宜吃月餅。月餅的甜、膩多會加重腸胃負擔,造成消化不良。
同時體內偏熱者也不宜多吃,特別是濕熱夾雜的人,稍不注意,不但會造成消化不良,而且還會出現便秘、冒痘痘、牙齦腫痛等現象。特別是糖尿病、高血壓以及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慎吃月餅。
淺嘗即可,不要貪多!
2.螃蟹
中秋時節,正是螃蟹膏肥肉美的時候。中醫認為,螃蟹味咸,性寒,歸肝、胃經,具有清熱散瘀、消腫解毒的作用。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載:“蟹,橫行甲蟲也。雄者臍長,雌者臍團,生于流水者色黃而腥,生于止水者色糾而馨。凡蟹生烹、鹽藏、糟收、酒浸、醬汁浸皆為佳品”。
螃蟹雖味美,但因為其寒涼,所以在吃螃蟹前最好考慮一下自己的體質,如果是陽虛之人,還是少吃為佳。在蒸螃蟹時,可以在螃蟹上撒一些生姜片,用姜的溫熱之性來化解螃蟹的涼性。此外,螃蟹嘌呤和膽固醇含量高,有痛風、肝膽疾病、高脂血癥的人群都要少吃螃蟹;
3.板栗
板栗屬于味甘、性溫的食材,可以入腎、腸、胃經,對于脾胃虛弱、腎氣不足之人有效,具有補中益氣,寬暢厚胃,以及補益腎氣的作用,還可以有效治療常見的口腔潰瘍、小兒口舌生瘡等。
不過,板栗雖然營養豐富、老少皆宜,但板栗進入身體之后難以消化,特別是煮熟之后服用更容易出現腹脹的情況,所以日常服用板栗要盡量生吃,且不宜食用太多,以免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。
腸胃功能不好、患有胃炎及消化不良的患者不建議服用。加之新鮮板栗容易霉變生蟲,食用時需警惕,以免引發中毒。
養生保健要正確
1.防瀉痢
張錫純在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中記載了多則中秋患瀉痢的醫案,如在《燮理湯》一節中記載了:“滄州友人滕某,壬寅之歲,于中秋下赤痢,且多鮮血……”又在《論痢論治法》中,記載了治療其表弟的一則醫案:“表弟劉某,年二十四歲,于中秋下痢……”
張錫純認為,在中秋節之時易患瀉痢之證,其主張用天水散加減,也是與中秋為水天之時有關。薛立齋也曾治療一男子在中秋節忽然下痢,其寫到:“時中秋,忽大便不實,小便頻數,體倦食少,灑淅體重,此濕邪乘虛而作……”
張隱庵也曾經治療一病人,每逢中秋則發病。他認為其原因是:“陽明之毒,準在中秋金旺之時而發……”所以在中秋之時,飲食不宜過于油膩生冷,防止“陽明之毒”在中秋金旺的時候發作。而且生冷、油膩易傷脾胃,而導致瀉痢之證。
2.防感冒
進入中秋,暑氣由盛而降,早晚涼中午熱,日夜溫差變化大,暑氣漸退,但秋老虎還會做最后的掙扎,當它發威時,天氣又悶又熱,這種涼熱不定的天氣,最容易感冒。
建議每日早晚養成用冷水浴面、熱水泡足的習慣,有助于提高身體抗病能力。適度散步、打球、做操、練拳、習劍,這樣可提高身體御寒能力,防止感冒的發生。
可適當服用白木耳、芝麻、蜂蜜、冰糖、梨等食品,以滋陰潤燥。老年人脾胃虛弱者,宜食溫熱熟軟的食物。
版權聲明
本文綜合自網絡,由云南中醫編校推薦發表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